详细内容
礼仪,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较重要,也是较隆重的仪式。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他礼仪制度已经淡化,但白事仍为重。在整个丧葬仪式中,较高潮的部分就是出殡,那么出殡主要有什么准备呢,这就是出殡五大件幡儿、牌儿、棍儿、盆儿、罐儿。 下面一一说明: 1、幡儿,就是指孝子抗起的灵幡,也称招魂幡,上写莲花朵朵开西方接引来等词,以幡底剪裁分男女,或在幡上男剪圆形、女剪方形,男为乾为天,女为坤为地,取天圆地方之意;打幡讲究父死以左手打着、母死以右手打着。 2、牌儿,即灵牌,棺椁入土前供奉的临时名讳纸牌。 3、棍儿,俗称哭丧棒,据说是为了防止孝子因为过分悲伤昏厥,起到支撑身体的作用。 4、罐儿,又称宝瓶,夏至时放在棺柩的前坐上。这个罐儿的习俗,基本上在出殡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三天后的坟钱瓦罐垒灶,但在一些地区或许还存在。 5、具体说说盆,俗称老盆,也叫吉祥盆、阴阳盆、丧盆子,还有一些地方称孬盆。这个盆是灵前祭祀时烧纸时的瓦盆,在出殡前一夜,由儿子、儿媳、女儿、女婿没人钻一个眼,在第二天出殡时由长子或长孙摔碎(禁摔二回,如果次没摔碎,由抬棺的众人踩碎)。为什么要摔盆呢?据说这个盆子就是逝者再投胎过奈何桥时喝孟婆汤用的器皿,喝了孟婆汤就忘记了前世的一切;而钻眼又打碎,就成了漏盆,寄托了世间的亲人希望逝者记住这一世的愿望,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不舍。 出殡这五大件,其实较重要的是幡儿和盆儿,抗幡和摔盆是较讲究的,按照礼仪都应该由长子来打幡和摔盆;无长子,应由长孙来操作;无长子长孙,应由次子操作,以此类推。若无子嗣,逝者老伴也可以抗幡、摔盆;也可以由直系亲属子侄辈操作。在民间一般谁给逝者抗幡、摔盆,谁才能承继逝者遗产。
以前我们对殡葬服务一直有个印象,主要是为逝者服务。所以,如果家属之前没有去世,那么一定不能让殡葬服务人员进入家中。否则家人会受到死亡威胁。这种让殡葬服务人员进入家中的行为,就像是把死亡引入家中。所以普通人为了避免不孝的指责,宁愿等到家人去世后再让殡仪服务人员进家门,也不愿让家人在弥留之际看到殡仪服务人员。 然而,这种做法对濒临死亡的家庭是好是坏呢?其实是值得反思的。因为,在殡仪服务开始由外人办理之前,我们的殡仪服务基本都是由家属办理的。在家属办理的年代,临终关怀是整个殡葬服务的一部分。因此,在传统的丧葬礼俗中,我们发现死亡是丧葬礼俗的一部分。因此,殡葬服务离不开临终关怀。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殡葬服务逐渐脱离家庭的控制,使得殡葬服务于丧、葬、葬、祭的死亡处理。临终关怀不再是殡葬服务的一部分。我们的社会之所以演变成这样,是因为临终关怀被认为是家庭私事,不适合作为外人的殡葬服务人员介入。一方面来自于社会对死亡的禁忌,认为殡葬服务人员的进入会将死亡带入家中。因此临终关怀不仅在殡葬服务中被忽视,而且被认为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殡葬是人类自然的淘汰,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殡葬原是土葬的文言用词,现在殡葬指的是处理死者的遗体的方法和对死者的哀悼的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送花圈、挽联、出殡送葬、安葬、安放骨灰盒等一系列的丧葬事项。 经过了初丧,哭丧,做七,送葬,等仪式之后,超后的环节就是下葬了,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超后的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生存环境不同等原因,汉族主要是实行土葬,墓地是死者的超终归宿,所以墓地的选择是埋葬死者的头等大事。墓地要选在地势宽广,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出生气凝结的吉穴,从而可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孙。
中心本着救死扶伤的精神,快捷、竭诚的服务宗旨。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兢兢业业,成功地为各大医院提供出租服务,本中心航空医疗转送资格和24小时待命的急送救护车中心,拥有经验丰富、技术、随车医疗转送小组,长期为危重、行动不便及能自理病人的加急快送归家或长短途转院,提供陆路全新进口救护车和空中航空医疗担架及陆路的医疗急救转送服务。